沙龙回顾 | 王珏:高校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与合作网络

时间:2021-04-27浏览:458设置

沙龙回顾 | 王珏:高校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与合作网络


423日下午,教育管理系举行了本学期首次学术沙龙,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王珏老师带来有关“高校科技人才跨国流动与合作网络”的专题报告。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教管系系主任胡耀宗教授、副系主任董辉以及教管系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报告全文

报告中,王老师以高度国际化的新加坡学界为样本,整合了多源流的数据,通过追踪高校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来调查他们的跨国流动与合作网络的演变。他们这样假设,移居后待的时间越长,与本地学者的合作越多;搬离后与以前学者的合作还能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以前的合作会逐渐减少。

基于2015年搜集新加坡三所公立研究型大学2691名终身制教师的CV简历形成的资料数据库辅以跨国流动学者的调查问卷以及Scopus数据库的出版物数据,他们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显示,在学者移居新加坡的前八年中,与本地学者的合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的趋势慢慢减缓。学者搬离后与先前国家的学者仍存在大量合作,但这种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总的来说,时间越长,与本地学者合作的数量越多,与之前学者合作的数量越少。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新加坡出生的学者虽曾在海外工作,但回到新加坡之后可以看到与本地学者的合作显著增加,与之前学者的合作显著减少。此外,比较显著的发现是学科差异明显,相较于社会或医学类的学者,工程和科学类的学者更倾向于发展本地的合作圈。

根据回归模型模拟趋势,与本地学者的合作基本上是一个上升的曲线,但顶点大致在七至八年间;与以前学者的合作起初是呈现一个下降的曲线,但也是在七、八年以后开始恢复,可能继续回升。


针对以上发现,从政府或学校的角度来看,为了帮助学者维系以前的学术合作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外力支持,比如提供旅行的经费,减轻高校教师的行政任务或者设立国际的合作项目。其次,学科领域的差异十分明显,理工科的学者在本科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学者跨国流动的经历越丰富,本地合作网络越小。最后,发现来自新加坡本地的学者,基本上回到新加坡之后就扎根于新加坡,开始积极发展本地的学术合作网络,不会那么热衷于维系以前的合作伙伴。

报告最后,王老师和教管系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学术交流意犹未尽。


讲者简介

       王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副教授,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曾在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创新研究所和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是科技创新政策,包括区域创新、高技术人才流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向。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过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和新加坡教育部项目;作为课题共同负责人主持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纳米研究中心的项目。最新的一个项目特别关注在科技领域的人才竞争。


【来源】华东师大教管系微信公众号2021427日推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