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在云端:教管系在线教学简报

时间:2020-05-14浏览:233设置

人才培养在云端:教管系在线教学简报



学业指导篇

教管系2020上半年教育硕士预答辩活动成功举行


    202044日,教育管理学系组织开展教育硕士预答辩活动。因疫情影响,本次预答辩活动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共分成五组,邀请了共15位专家导师进行评审和指导,部分教管系研究生旁听此次预答辩。

    参加预答辩的各组学生按顺序依次围绕各自的论文主题进行汇报和PPT展示,专家评委在学生汇报后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预答辩过程总体顺利,学生虚心听取、记录评委意见,其中个别学生还需要针对论文中的某些突出问题与导师进一步交流探讨。

此次预答辩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适应答辩氛围,而且让专家导师为教育硕士论文再把关,为后续的论文写作和正式答辩打下了良好基础。






教管系MPA专业研究生开题论证活动顺利开展


    教育管理学系于2020411日组织开展2018MPA专业研究生开题论证活动。本次开题论证会使用“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共分为四组,严格按照线下流程和要求进行。

    会议共邀请16名教师担任评委,参与开题的MPA研究生22人。学生汇报准备充分,专家评委认真听取学生报告,对针对选题、理论基础、论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严格把控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们虚心接受专家评委们的意见并做记录。教管系研究生旁听开题论证,从中体验、学习。




教学案例篇


一、《公共政策分析》在线教学案例(主讲教师:刘海波 &张会杰)

    本课程是MPA专业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两位教师协同授课,课程全过程采用在线教学,综合运用了大夏学堂在线平台、微信群、钉钉直播以及与个别同学点对点的微信互动等,充分发挥各平台的优势。课程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知识与分析运用相结合。两位教师授课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张会杰老师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讲解,刘海波老师侧重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关键技能、多学科视角的分析方法以及具体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注重公共政策案例的探讨。本课程立足国家重大政策,如葛洲坝工程建设、SARS的应对及其经验教训、计划生育与全面二孩政策、当前的新基建、科技产业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学前教育政策等,请学生们对其进行分析,关注学生们的观点的明确性及其论证的说服力,引导学生通过多学科视角进行多角度的深度思考。

    3.强调抽象思辨与形象感知耦合。为了增进在分析具体案例时的同理心,课程选用了若干影视作品、视频剪辑或专家讲座片段,比如《遥望南方的童年》,虽然这一纪实性影片拍摄于十多年前,但影片现实感极强,情节非常感人,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获得对实际政策执行过程复杂性的真实体认和强烈共鸣。

    4.注重线下与线上的融合。推荐学生课下阅读热点公共问题的评析和前沿学术论文以及分析报告,比如,推荐阅读兰德公司开发的用于长期政策分析的鲁棒分析法以及兰德公司为推进我国珠三角可持续发展进行政策规划以及政策执行策略的完整报告,培养学生对热点和前沿公共问题进行评析的学术兴趣。   

    5.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程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在分析公共政策时尽量体现思维的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可靠性等,从而保障相关分析有理有据。


    本课程的在线授课至今已进行了2个月,学生整体上还比较满意,有学生表示教学案例很丰富,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很有意思。课程后半段的教学在案例选择上会侧重到学生最终提交课程大作业涉及到的政策议题上,通过课堂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特定政策问题的分析。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主讲教师:郭继东)


    《人力资源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系开设的MPA核心课程,在本学期的在线教学中,注重对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一体化设计,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把握学生的特点,激发其主动投入的学习热情;布置进阶式的作业,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1.整体思考,做好教学环节的一体化设计

    在线教学≠在线直播。尽管在线直播是在线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全部。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思考,明确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环节的要求,并且做好相应的设计。

    课前,教师预先发布“学习资料包”,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参考文献”、“能力训练”等板块。让学生提前明确学习的任务,阅读相关材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中分两段进行,先由教师围绕重点内容着重展开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题交流或案例研讨。课后,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且学以致用。

    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围绕它组织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活动,提供配套资源。防止各个环节的脱节,避免各种资料的碎片化,让在线教学在清晰的主线串联下一以贯之。

    2.把握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投入的学习热情

    教学要有对象意识,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教育管理专业的MPA学生有两大特点,一是有在职工作的经验,二是主要在教育系统或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根据这两大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 一是发挥MPA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势,在精讲的基础上,着重引导他们开展交流与研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除了教师提供案例外,每次课上还安排学生结合讲课主题分享“我的人力资源管理故事”。由于故事都来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因而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引发更多的思考。

    • 二是针对学生的工作性质,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企业,其理论也大多是基于对企业工作的总结,而学生的工作属性与之相差较大。为此,教师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尽量结合教育系统的情况,与学生共同研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教育系统的适用性。

    3.逐步进阶,用系列性作业夯实教学成果

    如果没有作业的跟进,在线教学的成果极易迅速消散在云端。精心设计的作业,能够起到督促、巩固乃至提升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三次作业,紧扣一个话题,逐步聚拢焦点,训练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

    第一次作业由教师提供案例或材料,学生进行初步的思考,完成后提交。针对提交的作业,教师评点之后,会给出第二次作业的选题建议。学生完成第二次作业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课程作业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通过阅读建议等方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他们完成作业。

    通常,第一次作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话题,第二次作业针对工作单位的情况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思路或方案,第三次作业在进一步聚焦的基础上完成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三次作业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每次要求各有侧重。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关注实践,锻炼实操能力,又能够使他们超越现实羁绊,涵养学术思维。




学生学习心得


    (1)突如其来的疫情虽暂缓了开学的脚步、拉远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但不能浇灭我们学习的热情。钉钉课堂的线上教学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媲美面对面的课堂氛围,但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有效率的学习平台。当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书籍文章时,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资源并共享;当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讨论时,我们能更加高效地互动,也让平时线下“安静”的同学有了发言的欲望,乃至将课堂上未尽兴的讨论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可见线上教学反而拉近了同学与老师间的距离。云上学习是科技赋予我们的便利,但充实的课堂依旧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感恩老师、珍惜每一节课堂时光!


    (2)线上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学习质量,让疫情中的学子们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一是便于巩固。现代化的线上教学技术的一大亮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回看复习的功能,帮助同学在课后更好的巩固知识,温故知新。二是丰富形式。网络拓展了时空,实现了多名老师同台、异地嘉宾交互、作业实时传阅等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三是交流便捷。在云端线上,同学们的交流意愿明显得到提升,老师们也因势利导,采取讨论、主题发言、辩论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机会。四是提升专注。线上教学实实在在的节省了老师与同学往返奔波的时间与精力,使一些平时来校不便的同学也能准时准点、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体验,线上教学在保证学生学习专注度的前提下,应该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延伸和发展。


三、《公共管理学》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主讲教师:董辉)

    《公共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系MPA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自3月初开启在线教学模式后,本课程持续探索不断改进,师生已基本适应在线教学模式并且乐在其中,扫除了早期的疑虑和担忧,进入平稳的教学状态。概括起来,本课程教学至今在如下几方面积累了些许经验可供分享。

    1.凝练课程内容、在真实情景中铺展学。《公共管理学》是MPA专业硕士核心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对于教育管理专业的同学而言,更是学生走进教育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奠基性课程。眼下的疫情防控为本课程提供了一系列鲜活的现实素材,对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概念和理论体系提供了最为直接可感的现实经验;同时,配合防疫工作而展开的“停课不停学”教育政策也为学生进一步考察教育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提供了诸多学习素材。因此,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将公共管理基本概念和当下疫情防控的治理过程与大规模线上教学引发的系列管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最为真实的现实场景中铺展教学,同时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去粗取精,精选主题、在有限时间内突出重点,让学生的学习在更有意义的内容和环境下自然发生。

    2.优化教学架构、在网络平台上助推学习。在精选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在线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环节进行设置。课前提前2天发布相关专题的《教学参考》导学单,将教学内容和目标、课前与课后思考题、部分参考资料在课程微信群中发布,为在线课堂教学预热;课堂教学在钉钉群中实施,时间分为两个环节,前一半时间是教师在线录屏直播专题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回看复习;后一半时间安排结合专题的课堂交流分享,是把基本概念和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展开深化理解、互动的环节;课后进一步结合每个专题的思考题在微信群对学生开放交流的空间以及学生的个别化指导。基于三个环节、两个平台以及特定任务的助推下,基本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3.链接多方资源、在跨界交流中深化反思。某种程度上,在线教学的实施突破以往线下教学的局限,特别是为链接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本课程在各个单元主题的交流研讨环节都精心安排了“特邀嘉宾在线分享交流”的环节,开课至今,共邀请到校内外公共管理、教育经济、社会学、教育政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践界公益机构、创业者、学校管理者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共8人次加入在线交流分享,为专题的研讨交流引入专家和实践者声音。在专家分享、互动交流以及在线辩论点评等不同形式的分享过程中,学生对于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认识得以深化,同时也促进学生在不同声音的交汇中提升批判思考能力。


学生反馈


    学生1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共管理这门课程不得不搬到云端,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惊喜。总的来说线上课程的教育模式远超我的预期,特别是老师安排的嘉宾环节使得我们在学习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该领域最新的发展成果和热门的议题。

    公共管理这门课从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结合当年热点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到相关理论在现实生活的运用。尤其是公共治理作为改革发展的方向,促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如何有效结合社会力量协同来处理好公共事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我国现阶段社会团体的力量较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解决,也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话题。


    学生2

    虽然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没能线下参与课程的学习非常遗憾,但是老师的线上课堂准备的十分充分,课前课后都是有问必答,也都会有一些启发式的思考题给到我们,学习资料更是极其完备,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建立了班级群,平时有一些疑惑和感悟,同学们也会在上面分享,老师都会及时的回复我们,大家针对一些观点和看法进行过多次热烈的探讨,不同的思想碰撞,彼此都有不少启发和收获。此外,借着网上学习的契机,老师还时常会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就一些公共问题和公共管理知识向我们进行研讨交流,极大的提升了线上课程学习的互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习气氛,让我们学会在实际生活、客观现状中如何运用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平日里原本不成系统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渐渐能够整合在一起,建构起了初步的知识框架,我想这对将来的学习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3

    由于疫情的缘故,本学期的公共管理学课程以网上教学形式开展授课。线上学习这门课程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听到老师一人对于课程的理论知识教授,还可以通过老师云邀请其他专业人士讲授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案例,有助于理论结合实际的理解。网课的形式也支持回看模式,对于上课没有理解或没有听清的知识点可以重新再学习一遍。

    但是我觉得网上教学也有缺点,由于不是面对面进行交流,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无法感受到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接受程度或理解程度,也不便于第一时间开展交流反馈。


    学生4:

    整体来说,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越来越享受网课的多方参与的课堂氛围,虽然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但是交流的方式更加灵活,交流频度、人数、讨论话题覆盖的多领域、多元化视角都超出了线下课堂可达到的程度。2、老师对公共管理的讲解视野宽阔、专业深入,感知到知识的高度积累的重要性,同时也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分享读物、资料及召集不同领域研究丰厚的专业人士给予分享,拓宽了我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


    学生5:

    在线上课有效的节省了通勤时间,增加了上课的出勤率,对于外地学生感到十分方便。同时,由于在线教学,老师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很多专家参与到课堂中,让我们有机会从各行各业的前辈和资深专家的视角中看待每一节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各位专家的分析思维和方法,这对于今后我们准备论文、听学术报告也都大有裨益。教育管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老师还让我们更加自由的发挥讨论,得益于在线教育,我们外地的学生才能有机会组织辩论赛,通过辩论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并且能更好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

    总结:线上授课的方式虽然丢失了一些近距离和老师同学见面互动的机会,但是上课的效率和理解的程度反而更深了,感谢华师大对于此次课程的安排。


    学生6

    特殊时期只能宅在家中和老师同学们“云上课”,原本担心学习效率不高,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为不在校园而减弱,反而借助钉钉、微信等软件更加畅所欲言。老师的课程安排得十分合理,在课堂知识教授的同时,邀请了许多场外嘉宾,借助各方资源,为我们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实例中更加生动灵活,网络的便捷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与此同时,助教老师为每次课堂的讨论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便于我们课后阅读与回顾。很感谢能够遇到老师和助教老师,感谢你们对课程的倾心设计和大力付出,希望有一日我们能脱下口罩相约在丽娃河畔。


    学生7

    特殊时期只能宅在家中和老师同学们“云上课”,原本担心学习效率不高,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为不在校园而减弱,反而借助钉钉、微信等软件更加畅所欲言。老师的课程安排得十分合理,在课堂知识教授的同时,邀请了许多场外嘉宾,借助各方资源,为我们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实例中更加生动灵活,网络的便捷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与此同时,助教老师为每次课堂的讨论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便于我们课后阅读与回顾。很感谢能够遇到老师和助教老师,感谢你们对课程的倾心设计和大力付出,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脱下口罩相约在丽娃河畔。


    学生8:

    老师的课深入浅出,课堂用语规范,精准,还带有点诙谐幽默。每次他的讲解材料每次都会提前发到群里,让我们事先对本课有个大概的了解。最特别的就是,老师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方便交流沟通的特点,每一单元都会邀请一至两位相关方面的专家,利用钉钉直播或者视频会议做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云端讲座,这些讲座都干货满满,理论与实际结合。每次听完后再结合老师之前的内容,我会对本单元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有不懂的地方,课堂中或者课后都能随时提出,老师每次都会耐心详细地解答。


    学生9:

    由于新冠疫情的侵袭,这学期的部分课程转至线上教学,对于我们这群上班族而言,无需在工作日的晚上匆忙赶到学校,无疑是减轻了很多交通上的压力。

    “云上教学”的开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资源便利,首先,老师按照不同的课程主题邀请来丰富的嘉宾资源,给予我们与各位嘉宾老师充分交流探讨的机会,这样的互动形式在线下教学较难实现的。其次,老师在课堂上上分享的书籍文章,我们都能在线第一时间找到资源在班级群里共享,大大增加了电子资源共享的效率。

    虽然线上教学无法实现实地课堂的面对面互动感,但是"谋面"的交流似乎提高了同学们的发言欲望,大家已经把公共管理主题的交流延伸到了课堂以外。

    感谢老师精心的教学安排,让我们有机会多角度地学习、理解公共管理这门课程。


撰稿:2017级教管系本科生 潘雅歆


【来源】华东师大教管系2020514日推送

https://mp.weixin.qq.com/s/s1xoLnVViikpSRffBIl26Q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