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大夏杯一等奖获得者陈秋怡、张旭菲、孙天慈获奖心得和经验分享

时间:2017-09-27浏览:1005设置



大夏杯获奖心得和经验

陈秋怡 教管系15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参加大夏杯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从研一开始就以个人项目的形式参加大夏杯,获得了二等奖。这次又申报了两个个人项目,非常幸运的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我觉得课外科研学术研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遥远,只要方法和思路对了,成果也就跟着出来了。下面我以自己的学术研究过程为例阐述一下我所理解的教育专业科研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善于发现现行社会状态下教育相关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了解时下较新的教育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广泛的查阅来获得,比如天天玩手机的我们可以关注几个教育相关公众号。其实不仅是我们自己专业,哪怕是其他人在经常的关注教育时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只是大家不知道从何下手。我的作品的议题也是在阅读教育相关新闻时所萌发的,然后在一个议题下进行细分。比如我研一的大夏杯作品是研究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研二的大夏杯作品是对研一作品的细分,研究了科研基金投入对高质量论文(SCI论文)产出的关系。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我们需要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事实的反应,有了数据等于巧妇有了米。那么如果获得数据呢?估计这是很多同学苦恼的,自己发问卷?是个可行的方案,但可能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其实如今的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网上有答案,只怕有心人。我在大夏杯的三个作品中只有一个是通过问卷获得的数据,其他就是统计年鉴、web of science和各学校科研处等网站,这些数据相对于问卷数据而言,更客观更精准。

有了数据之后便开始了对数据的分析,如今的世界是大数据的时代,纯靠手工整理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数据体量了。对于大量的结构化数据,我们需要学习和使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现在的统计分析软件很多,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议题和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的工具,比如我在大夏杯作品中用到的就是SPSS中的回归和AMOS中的结构方程。

最后,总结一下,科研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为:发现问题、获取数据支撑、分析数据,最后得到结论。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展开,大家就会发现科研学术研究并没有那么困难。最后祝所有热爱学术的同学,都能静下心来专心做学术,多学多问,取得优异成果。


---------------------------------------------------------------------------------------------------------------------------------------------------


大夏杯获奖心得和经验

张旭菲 教管系14



过去三年里,我完成了两个项目,两次一作,两次一等,两个截然不同的项目。与“大夏杯”的相遇,早在我大一的时候。当时大三的学姐招募团队助手,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就这么去了。协助做了一些关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数据处理工作。而直至完成那项工作的大约一年后,我方才真正明白信度、效度是为何物。



转眼到了大二,怀着一股“都大二了当然要做‘大夏杯’”的冲劲,我们在一个下午里完成选题、立项申请等工作。紧接着是一连串被ddl催赶着的环节。问卷设计一波三折,数据收集和处理更是苦不堪言。我至今记得自己在一月的冬天跑到各个高中门口发问卷被驱赶最后以4/小时的平均速度收回宝贝问卷时的那种感受。我也记得自己是如何在过年的时候整天整天录入问卷,录入速度从4分钟/份最后上升至40/份。更绝望的是,当我终于通过各种渠道收回、录入了1000+份问卷后,分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设计之初漏洞百出,分析根本无从下手。然后又煎熬了一个月,终于定稿交稿后,我和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做科研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我知道自己得了第二十四届“大夏杯“一等奖。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让我再一次有了”不如再试一试“的想法。但是做科研总不会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在三月份要交稿的前提下,在一月完全推翻原有设计重新来过这种事情。比如在两周内完成了问卷发放、数据收集录入、数据处理和论文的撰写。

两次科研,最有趣的事情,其实是我跟着一个量化功底深厚的老师做了一个偏质性、文本类的项目;而跟着一个讲究质性、逻辑的老师做了一个偏量化、数据类的项目。而事实上,这也是我觉得收获最多的地方。因为当我局限在自身视角下理解整个项目的时候,总有人站在另一端,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其实有不少人问我,“学姐,科研怎么做呀?” 每每我都不知从何回答。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说,我只是管中窥豹般地了解了一点点皮毛而已。这一次和大家分享这些琐碎地东西,其实只是想告诉每一个对于科研跃跃欲试的本科生“不要害怕,如果想做,就去做吧!”。 不用害怕自己资历尚浅,不用害怕自己一窍不通。 想做就去做呀,做着做着,你就会了。科研实践中的学习效率,远比抱着书本翻来覆去要高得多。

我大二开始做项目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学过“教育研究方法”;我每次数据处理的时候,都要参照着stataSPSS的教程。其实我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比任何人多会一些什么,我也都是做着做着,然后学会了。其实我和其它人的区别,仅仅只在于,我胆子大而已,我想做就去做了。

任何一个想去做科研的人,都可以做到我这样的。


--------------------------------------------------------------------------------------------------------------------------------------




大夏杯获奖心得和经验

孙天慈 教管系14



本科三年,我跟过两个教师课题、一个学生课题,自己主要负责或者独立负责了两个学生课题;参加过三次大夏杯,拿了两次一等奖,还发过一篇C刊和一篇普刊。没有什么特殊经验,就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个人经历,大家也权当看看故事。我的科研经历,过程还算连贯、环节还算清楚,且运气尚佳。姑且拆开了讲下面三点吧。



  • 一个愿意带你而靠谱的导师

华师大有一个特别棒的制度,“人生导师”制度,当然,特别棒是我作为受益者的观感。全体新生在新生教育周会和本专业的所有老师见面,感觉上就是自我介绍、相互熟悉一下的一个流程,但是在这之后就会双向确定所谓的“人生导师”。虽然是双向,不过大家都才认识,所以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啦。我们系比较特殊,老师多学生少,当年二十几个老师,16个学生,所以基本就是一带一。跟学导制度类似,但又不太一样,也取决于老师的性格吧,有些老师纯放养,属于你主动也不怎么搭理你的那种;有些老师半放养,属于你不主动就不搭理你的那种;有些老师就会比较上心,你主动我也主动的那种。我当时不知怎么的就在茫茫人头中一眼相中了我的人导,然后也特幸运的成为了她的学生。

刚开始,谁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做科研,也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但你得去试啊。我就属于那种特得劲儿的那种,刚确定就发短信问老师有没有课题项目、课题需不需要打下手、愿不愿意带我的那种,特别跳。沈老师人也特好,很爽快地就答应了。然后,我一个大一新生,就在专业课都没上几节的情况下,开始了,我的,科研之路。做的是教师流动政策的一个课题,找了很多国内外关于政策工具理论的文献(老师也发了很多给我,都一篇篇地啃),国家、上海市区三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然后梳理、分析变化趋势和特征之类的。大一的时候每天几乎都是满课,我还参演了话剧经常要排练,辩论队也偶有比赛,那会儿就每天忙活到半夜两三点啊,不得不说大一身体真的好。那会儿谈不上有多热爱,但是求知欲驱使,加上沈老师一步步耐心指导,我就真的撑下来了,就觉得,科研真的很有意思。总之,我的引路人是找对了。

之后我自己做项目的时候,思路也是受到了沈老师当时那个课题的启发,我也请她做我的指导老师。这次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虽然都是我一个人独立负责的,但是前期拉框架、找理论、做问卷,后来的数据分析、写作思路、定稿都是老师一步步带着我。她那会儿人已经在英国访学了,我跟她倒着时差地交流项目,稿子改了起码五六遍才完成。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她。

总之,有一个愿意带你且靠谱的导师真的太重要了!别以为只有到了研究生才会有这种待遇,你不主动怎么有故事!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乐于见到并帮助积极主动且求知欲泛滥的你,二皮脸也没关系,赖着老师做项目,从小做起,慢慢积累,毕竟试了才有机会。


  • 一个志同道合且靠谱的小伙伴

大一的时候其实我还参加了当年的第二十三届大夏杯,帮学姐打下手,用SPSS做信效度分析等简单的数据处理工作,当然是纯自学,好在不难。其实数据软件比如SPSS,STATA都不难,自学完全没问题。我的意思是自学能力挺重要的

大二的时候,那会儿研究方法课还没上,我们也就只学了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课。大一时候跟我一起参加了学姐课题的那个妹子,经过了一年的相处也已经妥妥成为我的革命伙伴了,我是指在专业课上,咱俩老是凑在一组糊作业这件事情。然后当年的大夏杯开始申报了,她就怂恿我(真的是怂恿,两个研究方法课都没上过的菜鸟)。我当时的态度是要不咱再等一年,再积累积累,把该学的东西先学了。妹子不肯,说我们去试试嘛,试试又没事。那,好呗,试试。

选题的时候,我心思想着做个教育政策分析,然后想到了当年(2015年)挺热门的高考加分政策,就想做这个。妹子一听也有兴趣,就答应了,说起来当年这个选题还是我定的。后来...就做呗...我们那时候用的问卷调查,试过地推,当时就感受到了学校门卫和刚放学的疲惫高中生的冷漠。其实也不确切,就是不爱搭理你,其实很正常,我看到发传单的也不爱搭理。得亏妹子是上海本地人,托了好几个高中的老师居然弄到一千多份高中生样本,后来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又弄到上海好几所大学的学生样本。总共三千份左右的样本吧,全都是靠自己收集来的,当时蛮激动的。

当时做问卷也是,啥也没学过,什么问卷结构、选项异质、信效度、测谎,全都不知道。说没结构其实也有,记不太清了,但是基本是按照正常的逻辑下来的。但是后来学了社会调查方法课,学了做问卷的基本方法,后来我自己做项目的时候老师手把手带我做问卷的时候我才发现,当年的这个问卷,嗯...有点一言难尽。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试过你怎么知道。

当然在这些时候的同时啃理论、拉综述是同时进行的,其实相比于数据分析和撰正文,在我看来,这一部分的工作更加繁琐枯燥。因为这是对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对象发展趋势的梳理和分析工作,自己是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所以很难有兴致地去写。当然有很多人喜欢做理论性的工作,那么这部分工作就很适合了。而我个人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现我比较喜欢实证研究的,因为手里有干货,理论才有根据,说话才有分量。

反正这段经历就是一个跌跌撞撞的摸石头过河的过程,最后我跟妹子把项目做出来了,也就没再管了。后来居然让我们两个初生牛犊拿了个一等奖,也得是谢谢专家评审的肯定。其实说心里话,那份报告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儿,但是经不起细看。但是至少,我们试过了啊,完全不虚。


  • 一个兴趣盎然且靠谱的你

前面说了很多,看起来我的运气似乎真的不错。但是,只有当你想要,全世界才会来帮你,这个道理,我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导师、伙伴,他们至多只是在科研之路上成长的引导者和和助力者,可以帮你少走弯路、陪你一起摸爬滚打。但最重要的,是那个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愿意尝试且甘于付出的你。而我可以很笃定地说,科研之路本身就是孤独的,大部分的日日夜夜,都只是你一个人在独自负隅前行。在我独立做项目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今年完成并获得一等奖的培育项目可以说是我前两年的总积累。我当时申报之初是想找个小伙伴的,一方面我自己前期的理论工作都差不多了,我也不需要他额外做什么,打打下手就好;一方面科研这块东西无论对推免还是评荣誉来说都还算重要,我算是成人之好。但我这人有点轴,我觉得干活少可以,我都可以自己来,但是跟我讨论讨论提提看法总是要的,之后论文的写作工作能帮则帮,最重要的是,至少得对我的研究主题有一定了解或者有兴趣去涉猎。但是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宁缺毋滥。在这里提醒大家,参加别人的科研项目时,应该以我找合作伙伴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别人很nicecarry不代表自己可以浑水摸鱼。

做研究的过程我不赘述,我大概说个数据。各种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读了四五十篇,中文和英文对半开(理论方面英文的多,相关研究中文的多);问卷设计从框架、内容到最后的表述、润色,改了起码七八遍;利用假期时间实地跑了几所学校,拜托了七八个老师在各自的学校收集教师问卷;论文写作的时候从初稿到最终定稿,也起码七八次吧。每次的修改,都是自己的一次宝贵成长,要无怨无悔地接受量变的痛苦,才能获得质变的欣喜。



最后补一点,兴趣。尤其是选题的时候,专业积累是一方面、热点问题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会随着你研究工作的积累成为你未来的研究方向。毕竟科研都是长线项目,至少也得做半年,没有兴趣支撑着前行的话,无疑是苦上加苦。

总之,科研很苦,尤其是菜鸟阶段,但是跟世上任何事任何行当一样,沉浸之后方得始终。做科研之后你的态度也会逐渐改变,有些人读研是为了就业,而我读研是为了兴趣延续,就是这么简单的本质区别。

我希望在本科阶段就有志于做科研的你,看到这篇分享后有所启发。


------------------------------------------------------------------------------------------------------------------------


附件:

华东师大第25届大夏杯获奖名单.pdf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