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教管系(教经所)学术沙龙报道

时间:2017-09-27浏览:254设置

教育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学校管理理论”学术沙龙

房才桐 记录整理


2017920日下午200300,教育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师生在文科大楼1213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魏志春教授的主题报告讲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科学管理理论对于学校管理的影响。



魏志春教授主题报告:学校管理的基础理论探讨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组织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使社会各种组织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组织技术也日趋理性化。参与组织、利用组织、发展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无法回避的选择,教育也不例外。现代教育是在社会生产高度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组织活动。现在学校提供的各类教育产品与服务,具有特定的组织职能和专业化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是通过各种完备的组织制度和机制进行的。


  1.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就是要使工人按照科学的法则工作,资方的责任在于发展这种科学,还应当指导和协助在科学法则下劳动的工人”。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是放在计划、标准化和作业操作改进上,使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大限度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


  1. 泰罗制的主要特点

泰罗制建立在对员工工作方式控制的基础上,将过去属于员工的技术与知识汇集起来;加以分类、提炼及加工,形成指导员工工作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规则,提高了管理者对工作过程的控制。

  1. 建立科学的劳动过程。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所能完成的单位时间最大工作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单位时间工作定额。

  2. 科学地招募和培训工人。组织招募员工,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保证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和智力水平,以适应标准化的工作要求。

  3. 经过科学挑选和培训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工人可获得较高工资报酬,同时也会接受科学管理的要求。

  4.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持久密切地合作。管理者负责制定与价值、时间、方法和质量相关的工作标准,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进行监控与检验;工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则由管理者事先预设。


  1. 对泰罗制的评价

列宁对泰罗制作过全面深刻的分析。他认为“泰罗制是资本主义的最新发明,它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则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泰罗制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现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列宁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最新进步的东西,应该研究和传授泰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现代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是美国人对西方思想作出的最有影响、意义最为深远的贡献。

泰罗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围绕着劳动分工、等级、职能构建了较完备的组织理论,反映了工业社会中因生产内部分工,各种组织的工作都具有多种组成成分的一般规律。这些工作由一系列程序与步骤来完成,大都可以通过动作分解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进一步准确化、精确化,从而提高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


  1.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学校的影响

汉森教授认为,塑造和控制现代学校运作的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为工业生产提出的科学管理模式。泰罗的组织和管理理论原本是为提高工业组织的理性和效率而创立的,结果却同时被美国教育界和政治界领袖所采纳。这种工业管理理论几乎成为整个20世纪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和框架。

在部分学者看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如同汽车的装配线一样,学生从一个年级到另一个年级。当学生流过每一个教师面前时,教师便给学生添加某些价值(教会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考试成绩则被用作质量控制的尺度,以便分出产品的优劣,褒奖最好的、贬抑最差的。学校和工厂一样分成许多层级,各层级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教育工作者和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分工精细,学校的教育内容,被划分成为语言、历史、数学、科学等许多学术专业领域。现代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由一系列能够被确定和被阐明的方式组合而成,如同机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一样。

但是与机器不同的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领域中的很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性和探索性,任务并不是都是已知的,相当部分的岗位工作更没有严格规定的程序可遵循。这些“知识工作”中存在大量未知与不确定的难题,最为突出的表现为:“这项工作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列文教授从控制的角度解释了学校管理过程与工厂的差异,“在生产计划方面,学校不同于私人企业,私人企业的领导知道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哪些投入,并可想法设法去获得这些投入。校长和教师却几乎不能控制作为学校主要投入之一的学生能力,因而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学校生产过程中变化者着的投入。这种决策过程对于一个校长或教师而言,远比对一个工厂经理要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随机行事。”


分析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学校的影响后,魏志春教授深入剖析了科学管理理论应用于学校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科学管理”只是为工业化时代的学校正常运行与管理提供了基础,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诠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依据,更难以应对不断变革的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我们应当吸收科学管理理论的思想精髓,现代学校管理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在理论与实践的磨合中开辟新思路新视角。

---------------------------------------------------------------------------------------------------------


教育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教育软法治理体系”学术沙龙

胡双双 记录整理


2017920日,下午3:30500,教育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师生在文科大楼1213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张克雷老师的主题报告讲述了软法在构建教育治理体系中的理论内涵、研究方向和现实意义。



张克雷老师主题报告:法治视域下的教育软法治理体系构建


一、什么是软法?

软法最早出现在国际法领域,可追溯到西方中世纪的商人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被视为第一个软法规范。软法作为一个与硬法相对立的法律概念是指,原则上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有实际效力的行为规则。软法是不能用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规范,它一般不由国家制定,属于超国家法(由联合国、世贸组织、东盟等制定)或次国家法(自治组织的自律规范、行业协会的规则、执政党的政策、行政机关发布的纲要指南)。

行政法研究泰斗,北京大学的罗豪才教授从五个方面概括了软法的特征基本。一,软法规则的形成具有多样性,规则既可由国家组织也可以由行业协会等来制定。二,软法的形式不拘一格,表现为文本、惯例等。三,软法主要为具有自律性和激励性的规定,一般不规定惩罚规范,不具有硬法的否定性后果。四,软法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五,软法不具有十分明显的效力位阶。

软法有三方面的作用。一,补充硬法的不足,硬法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体系相对稳定,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实脱节。硬法制定程序复杂,存在法律漏洞。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设完成,法律变动不会像之前那么频繁,因此需要制定大量软法来。二,减少立法成本,促进公民自觉守法。硬法的制定需要广泛的调查研究,数易其稿,立法成本很高。软法是通过沟通协调达成的结果,更有利公民自觉遵守。三,是有利于加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国家制定硬法,很少有公民直接参与。制定软法更容易鼓励和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来广泛参与,从而更有利于规范的执行。


二、软法与治理

  软法兴起的最根本动力是公共治理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多元管理模式,公共治理要求政府在内的各方主体平等参与、共同协商,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公共治理对法的要求超越了硬法的范畴,软法和治理的理念相契合,使得软法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推进治理现代化,关键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国家公权、社会公权与个人权力的关系,核心是摆正政府和公权的位置,不能沿袭传统的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模式。从文化角度看,软法适合中国的土壤,因为中华文化强调合作,注重和谐,淡化对抗。


  1. 软法与法治

  软法对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通过硬法对软法进行规范,可以保障社会共同体成员参与软法的创制和实施过程,从而抑制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软法的制定应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需要广大成员的参与和协商合作。其次,软件要遵循硬法的原则,软法不得与硬法相冲突,不得违背违反硬法。要符合法治的精神和原则,不得破坏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权,不得破坏国家的法制统一,不得威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最后,软法要接受公民、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绝监督。此举措契合现代民主化的需求,与硬法形成互补。建设法治国家,需要软法之治,需要软硬并重。现代法治通过更多协商,更少强制,最大程度实现社会和谐。


师生讨论:

张克雷老师的精彩报告,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张克雷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现场回应。


刘竑波:是否能举一个软法的例子?近半年来,学校附近的所有小吃店都被拆除了,这是属于软法的范围还是硬法的范围?为了更好的城市面貌,早餐店全部拆光,但后来又看到报道说缺乏市民气息。

张克雷:举例如,教育2020年发展纲要就属于软法。拆除小吃店依据的是《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属于软法。条例分不同种类,要看是由哪一级别的部门颁布,分布的部门不同,导致法的效力也不一样。


张远增:该课题的学术性很强,让我刮目相看。硬法是国家统治的工具,软法则是非强制性的。硬法产生的原因和推动力是什么?软法产生的原因和推动力又是什么?

张克雷:我们可从以下角度来考虑一个国家为什么制定法。例如,恋人之间是事实关系,夫妻之间是法律关系,有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作为社会的统治者,总是希望稳定。当国家的统治者需要辨别哪些社会关系对维护社会统治至关重要,哪些社会关系次要,哪些社会关系一般。对维稳统治至关重要的关系,就要用法律加以规定,把统治者的意志规定进去,用法来约束必须怎么样以及不能怎么样。次要一等的社会关系,就用软法规定,提出倡导性、鼓励性的号召。一般的社会关系,国家规定相应标准,由公民自己揣度。对政府来讲,必须依法行政。对于公民来讲,法无禁止皆可为。由于社会关系各类繁多,国家难以规定到所有的角角落落。


李伟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硬法解决的是底线的问题,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惩罚。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硬法解决的是最底层的安全,软法解决的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达成的规则。

李梦圆:软法没有国家机关的惩罚,更多的是依靠公民的自觉或某一组织中的共同追求,是精神层面的。软法要发挥更多作用,需要人们在自己的行业、职业范围内各级参与软法的创制和制定,现时自觉地去执行软法。

张克雷:硬法从根本上讲,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应该自觉地遵守。软法比硬法更贴近老百姓,更容易自觉地遵守,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


李伟胜:硬法的执行者执行者往往是国家机器。软法的执行者是参与软法制定的人,软法的执行效益,取决于参与制定软法的人是否认可,这里面更多的是文化的影响力。

刘竑波:软法与道德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时候说,公道自在人心,但有时候什么也不是,只是一种苍白的说教。

李伟胜:也许道德无论成文不成文,是一种内心的召唤,但软法是成文的,有一个执行机制,不是由国家机器来执行,是由协商主体来执行。虽然法律效益没那么高,但比一般意义的道德说教和号召来的强一点。

张克雷:软法跟道德是有争论的。主流观点认为,软法是软法,道德是道德,软法含有道德,硬法也含有道德。软法执行的时候靠道德来维持遵守。也有人认为,道德即软法。软法是2002年出现的概念,软法的疆域、体系和外延应当包括哪些内容,都有待研究。目前软法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尚处于青少年时期,再经过三十年的时间,就能够研究得更透彻些。


  张克雷老师进行的教育软法治理体系研究,开发了教育法学的一个新领域。教育软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给大家思考教育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次沙龙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圆满结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