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 教育管理系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组稿会顺利举行

时间:2022-09-23浏览:195设置

学术活动 | 教育管理系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组稿会顺利举行

20229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师生与《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共同举办了《上海教育科研》期刊组稿会。《上海教育科研》主编汤林春、副主编张肇丰、编辑部主任吴宇玉、责任编辑周明和张提舒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胡耀宗教授、张万朋教授、董辉副教授、刘胜男副教授以及多名博士研究生踊跃投稿并参与了会议。

座谈伊始,《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向与会师生表达了诚挚而热烈的欢迎。主编汤林春、副主编张肇丰、编辑部主任吴宇玉依次详细介绍了《上海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期刊定位、投稿要求、审稿周期和流程,并对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发行量、读者和作者范围以及投稿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说明。

汤林春主编


主编汤林春提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对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提出了多元的挑战,诸如“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问题亟需理论的关注与回应。《上海教育科研》的读者群体包括许多中小学校长与教师,面对这些教育管理的新挑战,他们大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编辑部非常期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的师生与期刊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以理论为支点的实践范式。


张肇丰副主编


副主编张肇丰进一步指出了当前教育管理研究存在的痛点与难点。他认为,目前教育管理领域仍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质量研究。身处教育实践一线的师生有许多零散的心得与经验,但难以上升到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高度;高校的研究者则相对缺少管理经验,少了些“接地气”的研究。因此,《上海教育科研》希望能促进不同主体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胡耀宗教授


胡耀宗教授十分赞同《上海教育科研》的办刊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他认为,教育管理学系的研究方向与《上海教育科研》的教育管理专栏非常契合。他主张,未来教育管理学系可以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周期性、组织化、有主题地为期刊提供稿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张万朋教授


张万朋教授也支持教管系和《上海教育科研》间的合作,他强调“要把这件事”做得更扎实”,并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他建议,教育管理栏目要更多考虑到一线教育工作者这一读者群体,相关研究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更加关注现实中学校管理的难题。此外,可以充分发挥《上海教育科研》平台的作用,加强一线教育管理者与高校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提高研究的质量。


刘胜男副教授


刘胜男副教授对《上海教育科研》高效的审稿流程给予了肯定。基于自身的外文期刊投稿经验,她建议期刊可以进一步提高评审与作者的沟通效率与质量,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此外,她提到“校长领导力”是当前国际上非常关注的研究热点。鉴于期刊的发展定位与读者群体,她建议,未来《上海教育科研》可以针对“校长领导力”这一话题进行系列组稿,推进“校长领导力”的本土化研究,输出中国话语与经验。


董辉副教授


董辉副教授借鉴同行期刊的组稿经验,为《上海教育科研》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议。基于期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定位,他提议可以聚焦相关主题,分别建设理论版与实践版;其次,他还提出期刊可以采取“孵化式”的组稿策略,在每年年初做好主题的规划,以主题带动高质量的文献储备;最后,他建议期刊在新媒体运营上与时俱进地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


汤林春主编对教授和青年教师的建议给予了回应。他希望能够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充分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联合多方力量,聚焦教育治理领域的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教育治理的本土化研究贡献力量。


吴宇玉主任


吴宇玉主任表示,她非常欢迎教授和青年学者加入作者队伍,未来期刊将创造各种条件,为广大作者提供优质平台。

随后,与会研究生以公开展示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就投稿论文展开了进一步的互动研讨。


针对几篇文章的共性问题,编辑老师们给出了一些建议。基于《上海教育科研》的办刊定位,首先,投稿论文在选题上要更聚焦一线教育实践的“真问题”;其次,论文在结论上要给予读者更多有价值的启发,不要用复杂的统计模型去证明一个“显而易见”的公理;新颖、有价值的观点要尽可能地体现在论文的小标题中。此外,编辑老师提醒大家在引用文献时必须“忠于原文”,不要凭自己的主观判断随意篡改文献的原意。


与会师生表示获益匪浅,对《上海教育科研》的投稿要求、撰写规范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有了准确把握,并希望与期刊代表们建立长期联系,在撰写论文和其他科研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来源】华东师大教管系微信公众号2022923日推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