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教管系举办“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博士生学术论坛

时间:2022-09-27浏览:264设置

学术活动|教管系举办“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92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承办的“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教育管理系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文科大楼401室报告厅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主任胡耀宗以及部分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外32所高校的63篇投稿,根据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成果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三条主要标准,通过多名专家的匿名评审,最终选出17篇论文作专题演讲。线上、线下三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教育管理学系主任胡耀宗,分别代表研究生院、教育学部以及教育管理学系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杨福义副院长


杨福义副院长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程、教育学科的深厚积淀以及博士生培养的使命,鼓励博士生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发表学术观点,开展学术争鸣,希望与会同学严谨求实,畅所欲言,共追知识真理。期待通过学术论坛,促使学术精神在思辨交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在交流和研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院校友谊在交往和互动中得以巩固和深化。


柯政副主任


学部副主任柯政对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参会同学们充分交流、探讨和切磋,能够围绕真实的中国情境问题,勇于提出解释中国教育现象的概念、工具和方法,勉励同学们要对标世界一流顶尖高校的博士生,弥补差距,提升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争做未来教育的领导者。


胡耀宗系主任


系主任胡耀宗表达了对参会老师、同学们的诚挚感谢,在开学之际,举办学术论坛将助益于持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他希望同学们能借此契机以文会友,增加交流,拓宽视野,深入探讨。

论坛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胡咏梅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晓峰教授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作了两场博士生导师专题演讲。


胡咏梅教授


胡咏梅教授在《教育适应中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研究》专题报告中,讲述了在国家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的大背景下,人口变动对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挑战,尤其是人口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所产生的影响。科学预测未来15年学龄教育人口结构的变化,合理规划各学段教育发展,为各级各类学龄人口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教育行政规划的重要工作。胡咏梅教授展示了她的研究团队针对2021-2035年各学段学龄人口、各学段教育规模及资源需求的预测成果。


张晓峰教授


张晓峰教授在《学术写作的逻辑》专题报告中,分享了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学术写作是写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促进生产知识。学术写作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强调方法描述要具体详细,具有“可重复性”特征;研究结论的呈现要结构清晰,具有“易理解性”特征。张晓峰教授凭借多年教学与科研经验,总结出学术写作在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建议等各要素上应该关注的写作要点,以及在学术写作需要规避的问题。

在三个场次的博士生报告环节,17位博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且每场汇报结束后均有两位学者对博士生们的研究进行点评。


部分线上汇报者和参会人员


线下汇报博士生: 宋海生、马一先、 高文心


东北财经大学郭梦瑶以《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学习成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为题,基于S大学师范生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师范生高影响力教育实践的参与情况及其与学习成果增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学习成果增值影响显著,不同类型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学习成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师范生学习成果增值是由多种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


北京大学曹宇莲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路在何方?高校对口支援效果评估》为题,基于1994-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 1994-2014 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发现:高校对口支援对受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影响显著,特别是师资队伍的质量;对口支援对受援高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提升效果还比较有限;对口支援是一项长期工程,其效果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显现;相较于简单增加支援高校数量,“团队式”支援更能提高对口支援效果。


苏州大学王艺璇以《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组合模型研究——基于对3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为题,结合组态理论,在IEO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组合分析模型,并以我国3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组合及其联动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肖立志以《基于AHP的“双减”政策执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SYX县的实证调研为例》为题,选取SYX县作为研究案例,在社会调查基础之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包括“双减”政策执行内容评估、执行主体评估、执行对象评估、执行环境评估等四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的“双减”政策执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X县双减政策执行成效进行综合评估。


南京大学李文烨以《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研究》为题,以OECD发布的社会情感能力数据为分析基础,计算了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网络欺凌普遍存在于中学生当中,且对学生的任务能力、情绪管理、协作能力、开放能力有着因果层面的负面影响;引入学校氛围变量后,网络欺凌仍然对任务能力、情绪管理、协作能力有着负面影响,但积极情绪抵御了部分网络欺凌带来的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竞争氛围加深了网络欺凌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同时合作氛围提高了积极情绪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宋海生以《中学生学习时间投入:校内与校外孰轻孰重——一项支持“双减”政策落实的实证研究》为题,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采用HLM模型和Shapley值分解法,分析了中学生校内外学习时间投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校外补习时间投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非线性关系;校内课程时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关系;数学补习时间投入差异扩大了不同家庭背景学生间数学成绩的差距;校内学科课程时间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贡献率高于校外补习时间。


南京大学郭仕豪以《需求的满足情况如何影响博士后“出走学术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实证分析》为题,利用Nature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框架,对博士后学术职业意愿高低分化的原因进行量化分析,强调博士后各层次需求满足情况的重要性。


上海财经大学王慕文以《青春的烦恼:异性友谊会影响学生成绩吗?——来自中学生微观调查的证据》为题,通过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和PSM-DID方法,研究了异性友谊对中国学生学业成绩的因果效应,从而为是否以及如何干预学生社交互动提供了实证支撑。


北京大学金红昊以《居危则思安:新冠疫情冲击下大学专业偏好的结构变迁》为题,基于2017 ~2021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招生录取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大学专业偏好的结构变迁。研究发现,在经济信心受挫且劳动力市场不稳定的情境下,升学者对于体制亲和型专业的偏好显著抬升。与之相对,就市场亲和型、就业路径多元型专业而言,因缺少制度性保障和稳定的职业预期,升学者偏好则出现了显著下滑的态势。


清华大学马立超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如何突破“科研围城”——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为题,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探究个体特征、组织制度和学术环境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运作机制。


南京大学王立成以《专业选择与未来收入:我们应该就读哪个专业?》为题,基于2010CFPS数据库,以劳动力市场中已就业大学生为样本, 借助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来探究专业选择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而凸显提供高中生专业填报的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女大学生的就业帮扶机制以及进行专业分流的现实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马一先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学校教育支持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兼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意蕴》为题,探讨了完善乡村学校教育支持体系对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作用,同时强调为乡村儿童特别是乡村困境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学校教育支持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应有之义。


厦门大学俞兆达以《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主体诉求及其利益协商——基于Q校的个案考察》为题,通过分析校方、教师、学生、企业四方核心利益主体的质性语料,发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办学质量诉求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将“质量”视为主体参与、教学互动、制度规范和环境形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认为应渐次展开多元主体利益整合,以最终达成“协商质量”的行动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惠志丹以《学业精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研究型大学国奖本科生的质性研究》为题,通过对355名国奖本科生的访谈,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从“无动机-受控动机-自主动机”三大方面剖析了学业精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为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华南师范大学庞春敏以《待遇与情怀能提高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吗?——一项基于调查实验的实证研究》为题,以广东省1113名师范生为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待遇与情怀对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的影响,发现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受择业偏好影响,注重社会奉献的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显著高于优先经济待遇的师范生。


上海交通大学石雪怡以《“教育2030”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教育信息化动力、策略和行动》为题,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三大推进策略和四类具体行动,包括加强新冠疫情下的教育信息化循证决策和技术创新等策略,以青年信息技术教育为杠杆高效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具体行动,并进一步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干预措施的实施成效。


华东师范大学高文心以《基于扎根理论的初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与决策行为研究》为题,借助焦点小组和个别访谈法分析了教师在专业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发现教师在师生互动时坚守教学本心,家校互动时向消费主义妥协,同侪互动中遵从于专业共同体,师校互动间向科层主义服从的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莉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陈纯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晓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刘胜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授张万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分别对三场博士生专题演讲加以点评。点评专家们首先对博士生们的研究选题、研究方法、论证过程以及学术规范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每位博士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与改进建议。点评专家们还就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与发表和在场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专家们特别强调理论基础对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与变量的选取均应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要为了实证而实证;文章的选题非常关键,要有问题意识,明确界定与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专家们的建议和讨论给同学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刘莉莉教授


陈纯槿副教授


  张晓峰教授  

  

刘胜男副教授


张万朋教授


金津副教授


闭幕式上,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系张万朋教授、刘莉莉教授和金津副教授为北京大学博士生曹宇莲等7名同学颁发“优秀论文证书”,为东北财经大学郭梦瑶等10名同学颁发“入选论文证书”。



论坛开幕式、博士生导师专题报告、博士生专题报告、闭幕式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刁龙、崔玉坤、王钰彪、张强、薛远康主持。



本次论坛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坛品牌培育项目立项资助,论坛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推进博士生学术交流机制的建设,塑造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论坛充分展示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在学科交叉、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搭建了一个以文会友、积极思考与交流的平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后续博士生人才培养以及博士生论坛品牌培育项目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来源】华东师大教管系微信公众号2022927日推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