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全国教育大会华东师大专家笔谈节选

时间:2018-09-17浏览:317设置

新时代@教育|全国教育大会华东师大专家笔谈节选

稿件来源:

http://news.ecnu.edu.cn/be/6e/c1833a179822/page.htm


为发挥学科专家优势,加大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阐释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全国教育大会专家笔谈活动。以下是教育管理学系的老师的笔谈节选。


立德树人,修身养性,进一步发挥教师在终身学习中的引领作用

白芸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职业要求和社会责任,不仅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方面有着持续学习的需要,而且在引领广大市民参与终身学习活动中应发挥进一步的作用。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正确发挥教师在国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人类学习的内涵已经充分得到延展。学习活动并不局限于学校的课业活动和学历教育,而是发生在生活和工作场域的一切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内容。给学生“授之以渔”的教师,首先应是先进文化和文明学习方式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为此,新时代的教师,在终身学习的生命长河里应进一步发挥以下作用:

1.提高媒介素养的示范性,合理管理碎片化时间,在海量信息的甄选中持续学习。

  互联网和新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处,信息量的传递规模更大、更为迅速,人们需要快速地在海量信息中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教师不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适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不依赖于电子产品开展教学和育人活动,也应在日常生活中适度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介手段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沉迷其中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伤害,更要避免给自己的孩子和班级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为广大市民带来榜样示范效应。

2.教师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践行家庭教育,以移情换位的立场开展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和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正确的自我实践和行为导向,对于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孩子意义深远,尤其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长在整个家长群体中产生一定的特殊影响作用 。教师对自己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值得更多关注。许多从事其他职业的家长会认为,做教师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机会优势、理念优势等等,但现实中并非都如此。教师一方面应避免把班里的学生和自己孩子作过多比较,自身不过多追求分数和成绩,

超前和过度学习,不过于在意升学中的竞争因素,不助长家长的焦虑,也要避免对孩子的发展重智育而忽略了追求真善美的引导。

3.教师的国民教育参与度须提高,改善身心健康,达到修身养性的高境界。

  教师不仅要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更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的学习活的中,尤其是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心理卫生健康和养生,人生态度和生涯发展规划等项目中,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达到修身养性的高境界并对学生及其家长产生辐射作用。

  总之,要使教师成为广大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他人,进一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就要在职前的教师教育培养和在职的培训学习中,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社区教育及家校互动中,持续开展终身学习活动,促进自身个体和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辐射到自己的亲友,带动周围的市民,携手参与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来。

(作者简介:白芸,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部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牢固确立“立德树人”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朱军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层次问题的精准判断,充分表明了全面彻底解决这一顽瘴痼疾的重大决心。

  教育评价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居于枢纽位置,牵一发动全身。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

1.牢固确立教育评价的“立德树人”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纲举目张,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找准了靶心。教育评价具有多种相互叠加的复杂功能。它通过鉴别或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合格、是否优秀、水平高低等方式,引导和激励评价对象向着理想的目标或期望实现的结果前进。没有正确的目标,教育评价就会失去方向,只能囿于细节争论而不自知。评价导向如果出了问题,越是精细的评价指标和方案,其危害反而可能越大。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为教育评价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必须指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这个导向为指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标准、技术、机制等系统性优化才会走出窠臼,取得根本性突破。

2.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尊重和遵循教师职业的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报告中说,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是“德政工程”建设者,是“立德树人”践行者。在一些场合,教师是教育评价的主体之一,负责执行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同时,教师也是教育评价的客体,是学校和管理部门组织的评价对象。对教师的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居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对其个人育人行为做出了评判,而且直接传导到教师的育人活动中。

  教育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尊重并遵循教师职业特质对教师进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文明传承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等无不体现出教师职业对从业者内在优秀品质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德行和良知。对教师的评价需要基于这样的基本假设,有利于保护并更好地激发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德行和良知。违背教师职业特质的评价活动,无论设计的多么精巧,可能都将偏离“立德树人”导向。

3.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扭转侧重外在表现的顽瘴痼疾

  近些年,在教育评价中,“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评价更为倚重对外在表现的评判,特别是可以定量测量的外在表现。这导致容易定量评价的外在表现对不可或者不易定量测量的内在素质或创新贡献的“挤出效应”,因其难以衡量而被弱化。这显然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相偏离的。

  针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九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九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展开,也是教育评价指向的核心素养,但是能够以外在表现进行评价的却很少。教育评价如果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就无法导向、无法胜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 教育评价必须扭转“计件工资”式的急功近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同时也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这对扭转当前急功近利的评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教育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关联,无可厚非。但现在一些教育评价出现了“计件工资式”的简单直接挂钩,助长了功利主义的风气,不计“公分”的事情也少有人做。这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德政工程”性质不相一致,也违背了教师职业的内在特质,人为的引导和激励教师降格以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工作的最大成就。中华民族很多传承久远的师生情谊故事,是我们尊师重道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以年度甚至学期为单位开展“计件工资式”绩效评价,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逐步探索并建立教师收入年薪制将是破除教育评价顽瘴痼疾的迫切需要。

(作者简介:朱军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教授)



立德教育:立什么德,怎么教育?

张文国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发展改革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继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立德是基础,人无德不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处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立什么样的德,决定了其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应为孩子立什么样的德,这并非一个不辩自明的问题。社会上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三观不正者屡屡可见,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看客心理、娱乐至死的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都很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信息,如教育不当便可能出现道德偏差。以正确的道德标准教育和引导学生,是教育者的首要职责。我们并非要以千篇一律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但是对那些公认的正确的道德要求,应当通过教育方式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这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和起点。

  立德就是要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等多方面。作为传统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很多文化典籍中都渗透着古人的道德信仰和孜孜不倦的道德追求。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体悟和传承传统美德,是立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尊重社会公德,抵制戾气歪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立德教育的应有之意。立德就是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学校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场所和核心环节。

  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为孩子上人生第一堂道德课,家长能否讲好这堂课其实是充满变数的。曾听有老师讲,德育教育有时候就是学校跟家长“抢孩子”的过程,孩子在学校习得的道德规范有时会被家庭教育带向反向。这说明,立德教育远比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复杂,其效果往往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这里绝非要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开脱,恰恰相反,本人主张应以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为契机,强化德育教育,发挥学校作为“社会德育教育大本营”的作用,以学校德育带动家庭德育,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

  德育教育不能是单纯的道德说教。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道德规范以义务性规范为核心,表面上看,履行道德义务意味着“利益减损”或者“自由受限”。与法律相比,作为一种没有牙齿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要靠舆论的压力和主体内心的道德信仰保障实施。前者需要建立明确的是非标准、正确的舆论导向、公正的评价机制;后者则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化的浸染力。总之,为保障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需要营造健康的人际氛围和社会环境,让有德者昂首挺胸,让失德者无地自容,将学生的道德自发转化为道德自觉。

(作者简介:张文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