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讲坛报道|教师轮岗政策之理性反思

时间:2018-11-15浏览:198设置


教师轮岗政策之理性反思


为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教育管理学系于20181114日下午1400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操太圣教授,操教授以《教师轮岗政策之理性反思》为主题,与到场的师生一起分享并探讨了教师轮岗政策背后的理论假设与改进方向。

本次讲座由教育管理学系教授朱军文主持,到场的既有教管系的师生,也有来自教育学部其他院系的同学和老师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的讲座内容激发了同学们的深度思考。

讲座伊始,朱军文老师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今天邀请的嘉宾:操太圣教授。操老师现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长年专注于教育政策研究、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变革与教育领导等领域,建树颇丰。


操老师从教师轮岗政策的“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者的首要关注”、“如何合法化教师身份”、“政策背后的理论基础”以及“反思与建议”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对十八大以来政策的梳理和解读指出教师轮岗政策目标的核心,即通过教师流动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而其中的重难点在于推动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这些学校的变革积聚能量促进能量在整个教育共同体乃至社群层面的凝聚、积淀、扩散与增长,进而达到教育均衡的基本目标。在此政策目标的引导下,让教师“动起来”成为政策执行者的首要关注。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强制性力量与诱致性性力量相结合的手段,让教师轮岗交流逐渐成为常态。

2014年起,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从而合理化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范围内统筹配置、调节师资,尽可能实现区域内不同学校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

不过,教师流动是否真的实现上述目的,就需要通过对“县管校聘”制度模式背后的理论意义进一步剖析,即对流动教师的假设——流动教师是具有当然使用价值的可调配资源,且其价值发挥是可超脱情境的。而根据教育公共性的界定,教师作为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激发性”的特征是不该被忽略的。为此,应该把学校视为具有发展功能的组织,而非单纯的“材料累加”,其情境因素在流动教师功能发挥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聚焦教师轮岗政策,在“县管校聘”的模式下,“县”如何高效地“管”、“校”如何有效地“用”是需要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思考的。操老师指出,只有协调好“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与“公共性—个人性”这两对关系,才能让教师轮岗政策真正发挥作用,达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


最后,在座的同学和老师积极发言,提出对讲座内容的疑问和自己的思考,操老师都耐心地答疑,与大家作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师生们在本次讲座中受益匪浅,对思考教师轮岗政策和教育治理的相关问题也有了新的启发。


文稿 |教管系2018级硕士  张鲁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