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资料之十:刘胜男 |代际差异视角下乡村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对教学创新的影响

时间:2018-11-19浏览:664设置

代际差异视角下乡村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对教学创新的影响


专家简介:刘胜男,任教于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硕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教育大学刘銮雄慈善基金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APCLC)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教育领导力、教师管理等。



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首先很感谢教管系在我毕业两年以后给我这样回来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十年前进入专业的时候,冯老师就是前辈级的人物。对于我来说,他们是分享智慧的,我是毕业两年以后过来跟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的。  

关于教育领导的研究,我把大家的视野转向乡村教师。首先介绍一下我选择这个研究的背景。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乡村老师还是相对边缘和弱势的群体,这几年来我们国家颁布相关政策,高度关注乡村教师群体。之前政府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到今年颁布的“乡村教师振兴战略”,都指出要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农村教育当中,也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注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问题等等。乡村教师整个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国家希望通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环境,留下这部分乡村教师,但最后是否实现了政策的期待呢?数据表明,目前乡村教育仍在不断“失血”,大部分乡村老师或者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老师,会选择更好的出路,例如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县城中学。通过对云南省乡村教师的调查,我们发现,80%的老师有流动或者改行的意愿,30%以下是青年教师流动且青年教师的流动意愿最为强烈。目前乡村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是4550岁之间,这样会导致乡村学校老师断层现象的出现,这个对乡村教师有非常严峻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结合有限的经验来设想:为什么颁布的政策没有实现我们的期待?可能是政策在对乡村教师的扶持过程中,未能考虑到不同代际乡村教师的差异,没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还是说政策是一刀切的,所以有时候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当然这个只是我们的研究预期,做研究需要讲数据和证据。

基于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做了一个两年的探索性研究。我在青岛选了一个90后的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对这位老师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回顾了他从进入乡村学校,到最后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城镇里面的整个过程,研究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其实在青岛这个城市,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算低,有的地方甚至会高于市区学校。而且工资待遇的确有作用,吸引他们进入教师行业,却未激发持续的工作热情。其实目前在乡村地区当老师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毕业于地方的师范院校。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对他们来说每个月能有6000多块钱的稳定工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他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怀揣着工作热情。但我发现工资待遇只是吸引进入老师这个行业,并为在以后工作一年后激发持续的工作热情。最后让他离开乡村老师队伍的并不是某一根稻草,而是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感受到的挫败感。

首先是专业成长平台的局限性。他们比中西部地区的老师已经好很多了,但我调查的这个老师在青岛这个地方还是包班制,虽然我们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给他们专业成长的机会,但他出去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对于校长来说是包班,出去的话需要有人代替他的位置,那么学校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对校长来说比教学问题更严重。当他自己出去找机会晒课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与城市里面老师的差距,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五年、十年以后的专业成长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种差距给他带来了焦虑和不安。

第二个是情感联系的缺失带来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的孤离感。大部分的乡土乡村教师是在这里工作、成长、成家立业,这里有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即使这部分教师有时候有机会选择到更好的学校去,但是他也不一定选择调到城里面。但我们90后的很多老师,虽然也是在这种农村里面长起来的,但多年在外面求学的机会已经有了这样的“向城性”,他们会把家安在城区的地方,跟乡村的联系很疏离的。

第三个是难酬的教育理想带来自我实现的怅然若失感。他到这里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跟当地的同事、跟所在学校的校长领导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个带来的挫败感其实是最大的。这是探索性的案例研究,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可能目前我们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并没有关注到这部分新生代群体的特殊需求。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推广性可能是不足的。

所以我们接下来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个问卷调查是比较小规模的,主要是探寻这三个问题:

1.不同代际(乡村)老师的工作价值取向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类型工作价值取向对(乡村)教师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是否有显著差异?假如没有影响的话,有没有差异是没有意义的。

3.我们之前考虑的代际是否调节(乡村)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我最主要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个不同代际老师有针对性的支持?假如应该的话,我们怎么样基于代际特征给予他们差异化精准的支持?这个是我的研究模型,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代际是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在两者之间探寻是否起作用。

我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将工作价值取向分为比较认可的三类:安全舒适;能力成长;地位跟独立。代际是根据目前老师出生的时间以及经历过比较大的社会事件,分为60后、67后、80后跟90后。我们的样本比较小,一共回收了864份,有效问卷是78.5%,这是问卷的基本情况。

研究结论是什么?有一些是在预期范围内的,有一些跟预期不一致的,可能需要更大的数据再进行探讨。第一个是安全舒适的价值观,在各代际当中其实都是要求比较高的,但是不同代际之间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第二个就是能力成长,我们的预期,比如说60后的这部分老师,他们对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是比较低,而且实际上现在很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校长都是将资源给新来的老师,但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这部分的老师虽然学习能力是有限,但他们的学习意愿跟年轻人是一样强烈的,这跟我们之前的预期是有一定的差别。各代际乡村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激发潜能,得到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意愿,无显著性差异。第三个是地位独立的价值观,在不同代际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前面的差异虽然也做了一个排序,但是没有意义,但这个是有意义的,我们发现90后对地位跟独立的价值观要求是高于80后、67后、60后的。这个我们也能理解,但后面会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发现,例如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希望在单位当中受到尊重,更希望有承担挑战性的工作,更希望被赋于重任,但这个对于快退休的60后来说,追求不如他们,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我一个比较简单的结论,不同代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差异,60后并没有像我们认为那样的会在工作当中追求更高的地位,或者接受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接下来要回答的是,不同工作价值取向是否会影响老师教学创新行为。我们的研究调查发现,不同工作价值取向对老师的教学创新行为是没有显著性影响的,有影响的是能力成长跟地位独立的价值取向。安全舒适的价值趋向会让乡村教师依赖于确定性的物质条件,吸引其进入这一队伍,但并不能转化为工作中的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如果在这方面过多满足他们的时候,反而会对他们内在动机产生挤出效应,这个研究结论很有意思的。第二个是能力成长与地位、独立的价值观会激发乡村教师在教学中突破安全地带、舒适地带,追求勇于创新。

我们将代际作为一个类别变量的调节效应。这个调节效应是有什么发现呢?我们发现调节效应是在地位跟独立的维度上有显著性的差异,比如说对90后来说,虽然他追求这种地位跟独立,但这种地位跟独立并不会转化为教学上的创新,我们刚才有说过,60后虽然在这方面要求比较低,但当你在这方面满足他的时候,会激发他比较强烈的教学创新意识。

我觉得以我现在的阅历和学术视野建议这部分是讲不好的,我就简单的提两点建议:

第一,我们应当用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视角认识不同代际的乡村教师。虽然大部分的老师秉持这样的积极向上观点,我们的研究发现他的工作价值取向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我们对他的支持,应该明确他的知识人定位,不能单纯依靠经济条件和技术灵性的思维改变乡村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专业支持。但其实给他们更多的专业支持就是我们的政策,政策执行起来是跟政策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他们是有现实困难的。我们还有一个研究,这个研究是在全国23个省收集了2000多名乡村教师,这些是比较优秀的乡村教师。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群体,真正能够参加培训的比例也是比较少的。还是很大一部分乡村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他的培训是非常不到位的,但他们是有这方面强烈的意愿。这种培训不到位,另外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我们目前乡村学校的班师比,虽然一个班只有1.4个学校,城区学校一个班是有3.1个老师。学校规模来看100个人以下的学校,平均教师数是8个人,200个人以上乡村学校是11个人,但我们乡镇跟县城学校都是远高于我们的乡村学校。

第二,回归到我们的教育领导上面,我们的教育领导应该注重和引导教师的个体价值观。虽然他们在安全舒适方面有比较大的需求,但不能简单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应该考虑如何去对他们进行引导跟管理,如何有更加上位的组织价值观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比如说60后的乡村教师,他们一般情况下是责任感比较强的,也希望得到尊重,对学校的忠诚度也比较高。假如在这些方面给老师更多的机会,是能够激发他们责任感跟成就感的,这部分的老师是不应该放弃的,因为他还是目前乡村学校的主流。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有以下三点:

1.样本的数量跟抽样地区的局限性。在青岛研究乡村教师代表性不高,因为它的条件还是比中西部地区好很多的,所以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否有较广范围的推广性,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2.我们研究了工作价值取向跟老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到底是怎么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影响,是需要继续探究的。

3.工作价值观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很难通过这种定量的研究去详细的解释这个研究的结果,所以我们希望未来能够设计匹配性更强的数据去考察他们之间的影响关系。


文稿 |教管系2018级硕士 陈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