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领导方式
李伟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治理、教育系统变革、学校管理、班级建设。
各位亲爱的朋友、各位嘉宾、老师、同学,正如朱老师介绍的,我在最近申报了一个课题,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我是持续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教管系的团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把研究视野从学校拓展到了区域层面。今天跟大家汇报的就是我们在立足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当中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说相关决策者、治理主体是怎么参与这个进程的,能不能从领导方式的角度予以探索,这就是我想特别关注的。
我从这五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首先是研究的背景,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刚才大家注意到了,像青岛这样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类似的趋势,或者说正在做。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前我们说同一个区域内的学校都达到相似的标准,甚至相同的标准,我们叫做基础均衡阶段。现在我们是期待每一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的前提是达到基础性标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于中国来说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就是发展不均衡、不平衡、不充分。不充分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更高的地方。
说的再简单一点,现在人们的穿衣已经不再是没衣服穿了,而是穿更漂亮的衣服。上学人们愁的不是有没有“学”上,而是怎么上更好的“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就是让不同的学校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具有更高的特色品质,但同时又不至于说是水平差距太大。这样的优质均衡显然需要更高的治理策略。这就像我们这次会议的选题,前期征集同伴们的想法,想把这样的国际会议开成每年一次,其中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逐步地在某些领域里面有所推进,有所开拓,同时很重要的是借鉴国内外同行的智慧,结合我们自己的思考。
其中之一我们关注到了关于教育领导的研究,正如上午我们也听到了菲利普·海林杰教授的报告,下午迈克尔·乌廉斯教授的报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其中之一是也许我们不仅仅关注学校层面的领导力,还应有区域层面。据我了解,比如说提出分布式领导的教授,也在考虑不仅仅是学校层面,而是教育系统对分布式领导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目前聚焦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有没有可能存在不同的区域领导方式?如果存在,各有何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更深远的研究在理论上面的创新难度大,方法运用要和国际接轨,而我们目前只是粗浅的探索,得到这样几个发现:
第一,也许我们对于这些关键的概念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第一个是区域,第二个是领导。领导不同于管理和治理的地方在哪里?按照我的理解,领导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就意味着一个区域的相关主管领导,他怎么样和其他的办学主体、决策主体、治理主体相互沟通,并且给他们营造合适的决策空间。这样一来这种领导方式和以前相比,显然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了,要尊重每一个主体的自主空间。尽管有相通的地方,区域领导又不同于组织层面的领导。
根据我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发现似乎可以站在一个区域的治理主体角度,从“区域性组织架构、区域性发展政策、配套的发展资源和战略性发展项目”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先看区域性的组织架构,由此区分出了两种领导方式。第一种是对应以前说到的教育管理,第二种是教育治理。我们看看第一种,从架构角度来说,往往比较明显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第二种就是网络状的。目前中国正在转型,从国家治理、领导人作为,到每一个校长、局长的想法和行动,乃至到一个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孩子们越来越聪明了,从校长的角度来说老师们越来越有主意了。这意味着什么?人变聪明了以后,你指望发布一道命令让他们机械地执行指令,这个难度越来越大,你得尊重别人的意愿,得跟别人协商。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市就有类似的新组织架构。这种架构意味着以学校为单位,校内有教改的项目,与此同时区域教育系统里面,也有一系列的支持系统。
第二个就是政策,毫无疑问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从政策的角度来说,第一种方式比较强调统一的标准。第二种也有统一的标准,但这只是基础性的标准,更上位的就是特色性的,往往就无法规定。就好比我们一起来参加会议,我们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礼仪,穿着要得体,但什么是得体?有谁规定我们必须都打同一种领带吗?有谁规定我们穿同样一种服装吗?好像也没必要,这时候我们在符合得体的标准基础之上,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教育治理需要的领导方式也是类似的道理,政策的制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了,每一个运用这个政策的主体,包括我们每一个学生及其家长,他们的诉求都不应该被忽视。
第三个就是资源,第一种方式往往是标准化的配置,第二种更关注的不是配置基础性的资源,而是要你学会创造。从创造角度来说,需要提供什么支持呢?正如刚才张院长说到的,当他们区里需要支持的时候,就寻求市教科院的专家支持。这种支持就是在你有创意空间时,有人乐观其成,愿意提供帮助。现在显然这个资源配置的机制跟以前相比也有了重大的变化了。
最后一个就是项目的执行。按照第一种方式,根据预定目标进行策划、实施和评价,往往是相对封闭的。第二种往往是完成规定的项目包括课程的设置、实施、考试的基础之上要创新,尤其是教改的项目。我们基层的学校,在各个区域乃至整个上海市,之所以让人感觉到教育系统有不少的活力,更重要的就是来自于更高的空间。这就意味着一个区域优质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当中需要协调的,首先要确保我们的秩序,同时要鼓励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国讲究和谐,但和谐当中是如何创生活力的?对我们在上海所考虑到的这种动态均衡来说,至少算是其中一个解释机制。从上述的四个维度和两种方式领导来看,也可以做进一步的辨析。
第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学校性质有不同的理解。坦率地说我这里用“执行机构”可能说的比较客气。我们有时候把学校当成行政机构了,这当中有问题,上面一道决策下面必须执行,为什么呢?这说明我们对我们的专业乃至整个社会是不是形成更高的认识是值得探讨的。
第二,要考虑教育发展的逻辑。按照以前的标准化配置资源,达到标准化的水平,也许是经济发展的逻辑。现在是教育发展的逻辑,是看教育到了今天,怎样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显然,我们作为教育的研究者,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我们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清醒的专业自觉,还能指望谁来尊重我们呢?我们必须要奋起直追,如果我们要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上抢占话语权,至少是与那些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平等的话语权,就必须要做专业的探索,包括在统计学、各种方法上的改进。
最后我们看到的初步成效,其背后自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如果我们追求基础性的均衡,我们可以按照第一种方式,如果追求优质的均衡,那么第二种方式是值得探索的。我必须强调,也许并非只有这两种方式。也许一个区域内,某一个阶段、某一些领域更偏重第一种方式,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更偏重第二种方式。总体来看,大家就能看出来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多复杂情形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
文稿 |教管系2018级硕士 张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