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彭新强教授作“全球化与教育改革”学术报告

时间:2016-11-02浏览:177设置

      10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系主任彭新强教授,应邀在田家炳书院为我系师生作题为“香港办学体制改革与治理”专题讲座,并举行博士生招生宣讲。本次讲座由教育管理系主办,副系主任胡耀宗老师主持报告会,系所老师、研究生以及来自教育学部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与彭教授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彭新强教授从全球化、教育改革及办学体制治理三方面探讨了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彭教授通过大量生动案例,结合香港办学体制改革与治理,分享了他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思考,引发了在场师生们的兴趣和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彭教授开篇抛出“全球化你感受的到吗?”在场的师生无不表示全球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化正在无时无刻的改变我们原有的状态。他以手机为例,调查在场同学们使用的品牌,表达出全球化不是一个新的进程,是全球经济融合的产物,全球化的出现全因为科技与基础建设的发展,全球化正在改变人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方面面的生活。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世界更加开放,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赛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得不参与到这场竞争中来。

    第二问题是“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在过去如何影响着教育改革的理念?”彭教授指出,全球化时代,教育体制正面对培养世界级人才的压力,全球竞争增加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及终身学习,国际竞争力以及能够在世界舞台争取一席之地的需求。教育体制将面对怎样的挑战以及它们能否在全球竞争上取得成功取决于能否构建一个适合国际视野的课程,评估表现的世界准则等等。同时,全球化也给教育方面所带来的重大改变,高等教育由精英主义转变为普及教育,教育趋向于私有化,教育体系的管治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素质教育在国家间相互比较,学校的教育愈来愈重视数学和科学的课程,外语方面更加重视英语以及沟通技巧,使用信息科技辅助教学等等。彭教授回顾教育改革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发展,全球化如何冲击着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分析当中政策的核心价值及理念。以中国为例,分析了自上个世纪80以来中国在不同时期颁布的教育政策,并指出上海是在这一系列改革中的成功案例,上海采取“科教兴国”战略,通过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上海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第三,就全球化背景下办学体制的治理,以香港办学体制的改革及治理为例,探索何为优质的学校。在充满竞争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每个国家只有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自己变得更有效率,多产和富有弹性,才能在全球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重整,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的商品化,福利开支的紧缩,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使资金和劳工的重要性被信息科技及知识管理替代。大学、政府、市场之间关系的必然需要调整,权力下放、市场化、增加选择和增强竞争都是主要的改革路径。

    最后,彭教授详细的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生招生的基本流程、时间节点、课程体系及奖学金体系,并鼓励在场的学生在全球化到来之际,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积极申报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学位。


(作者:张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