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资料一:汪雅量 | 亦福亦祸的教育迷思:探寻中国学校成

时间:2017-12-14浏览:273设置

汪雅量 | 亦福亦祸的教育迷思:探寻中国学校成功的条件


Allen Walker

大家早上好!谢谢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主办的首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的邀请,我今天看到了非常多有影响力的参会嘉宾,有我熟悉的面孔,还有我香港的同事,我有20分钟的时间,时间到了可以提醒我一下。几天之前我到了这所大学,我们进行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谈话,讨论中国教育里面有哪些值得跟全世界分享的经验。我在香港跟很多人讨论的时候,也发现有很多香港的经验可以跟世界分享。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是讨论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不同视角下对于中国学校成功条件的理解。按提纲,我首先要讨论的是关于这个话题存在的两极分化的观点,之后会是关于一些“迷思”的讨论 -- 为什么一些看似互相对立的政策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迷思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发挥影响作用?时间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探讨各个条件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上海在PISA考试中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那么是否要学习上海、学习中国的经验呢?国际上有的国家表现得很喜欢中国的方式,想要模仿中国的一些教育政策;有的国家则持贬斥态度,反对中国的教育模式;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由此“偶像化”中国。

关于对中国的赞美之词,英国广播公司有一篇报道提到上海学生在语文、数学的学科成绩上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的国家学生的。相反,在澳大利亚,三个学生当中就有一个学生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所以当看到中国教育的发展,有很多国家想去探讨为什么中国能取得这样领先的成绩。有赞美就也有批评。也有一些西方国家的主流观点认为要离中国的学校模式越远越好。模仿中国可能确实会让考试成绩好一点,但对孩子们来说那将是一场灾难。一些媒体表示中国的教育乏善可陈,中国的教育并不是好的教育。由此我们发现,在评价中国教育时,存在有分立的两派观点。我觉得其中有一些是极端化的。

中国大陆内部同样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体会。在看到本国学生取得国际测试的好成绩的同时,还是有很多人评价中国的教育仍停留在以应试为中心的阶段。高考是不完善且落后的选拔形式,只强调死记硬背,忽略对知识和实用技能的灵活运用,可见中国社会内部的讨论观点也是两极分立的。在香港我们也有相似的情况,对于现行的教育政策,有些人希望大举改变,有些人则是希望大体保持现状。我今天和我的翻译在交流的时候谈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开始讨论他们应该向中国学习,而不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包括上海在内,中国的教育体系还在受着或多或少的批评和诟病,但就是这个并不完美的、被批评的教育体系,它本身其实有很深的内核,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们先一起看一幅图片。

这是一句德国的谚语 (“Fortune and misfortune are two buckets in a well. ”),中国对应的有句谚语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同样的一个事件或者事物,每个人有不同的观察、认识和解释、解决的角度,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充满矛盾对立的“迷思”。关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我认为也存在四个迷思。

先看第一个,中国的教育系统是如何做到在体系集中化和推崇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维持了大体上较为均衡的学生学习成果的?追求“精英”教育--每个省份内的城市、地区都会争取发展省内最优秀的学校,每个学校也都会努力参与竞争,力图建立成当地最好的学校,这些做法其实会导致优势资源的集中、损害不同地区、学校之间教育的公平性。集中化--中国教育体系里面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统一的一条线: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政策,统一的选拔考试。但这是不是中国全部的情况呢?在这样的体系之下, PISA 2000年的测试显示中国的学生具备非常强的适应能力,他们考试成绩的可持续性是远远高于香港地区。PISA 2005测试中有6.5%的上海学生是来自相对弱势落后的学生群体。中国有一些促进教育质量公平的政策设计。比如说上海有很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他们中57%的人可以在公立学校就读,这是过半数的比例。

第二个迷思,在一个分级划层的学校系统中是怎么做到学校之间资源的共享的?优质的资源总是集中在一些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会去这些学校,好的学生也会集中在这些学校。因为所掌握的资源的差异,中国的学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等级区分,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创造一些方法去推进优质资源的流通和共享。比如一些优秀学校对相对落后学校的对口帮扶,上海的集团化办学、教师的轮岗,东部沿海对于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帮助和支持等等。中国有一个制度的体系来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共享。

  第三个迷思,由外部任命的校长是如何在学校中为自己的领导构建合理性并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的?我理解到一些中国学校的校长是行政命令空降的领导。这些校长有显而易见的制定管理决定的权力,但作为一校之长所需的专业技能是需要他们向学校里的教师用行动来证明的。即使是负责行政管理的领导也必须要有教学、科研方面的长处能够让学校的教师信服。

第四个迷思,在有等级排序的职业体系中的老师们为什么愿意致力于自己的学习提升并乐于互相帮助?上海地区教师职业的级别有五级。你要一级一级评,要参加公开课评比、教学成果、教学能力的评价、科研能力等等一系列延续多年的考核。这其中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等级间的晋升的制度也是比较严格的。但同时我们发现这样的制度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高级教师也同时被鼓励去指导、支持新教师。

讨论完这四个迷思,下面我想探讨促成中国教育取得突出成绩的条件因素有哪些。

是因为中国一系列传统的价值观吗?是否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渗入了中国人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包括学校教育制度,中国特有的价值观促成了中国学校特殊的成绩。

是经济社会层面、教育领域的政策以及一系列持续的各类改革从集中的制定机构具体到学校之后发挥了作用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很多不同教育政策的变迁,结果有喜也有忧,所以是否能说是因为教育政策的改革带来中国教育的成功呢?

是中国学校中校长的领导力有与众不同的影响力吗?中国学校领导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是因为中国学校组织开展学习的方法吗?是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创就了成功吗?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我们曾经提出并尝试找出答案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国的教育政策,学校领导力特点,教师教学的方法,这些因素之间内部也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只是说中国的教学方法是最优秀的,是否可以把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其他国家,并期待这样就可以影响那个国家整体的教育情况?我认为是不行的。所以就像是一口井中的两只水桶那句谚语所表达的喻义那样--我们发现被批评最多的一些教育政策,反而可能是帮助中国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我认为没有一个独立的原因可以解释中国教育的成功,一些充满矛盾对立的情境恰恰是理解中国教育之成功不可忽视的条件。

谢谢!


发言人简介

   汪雅量为香港教育大学国际教育领导力讲座教授,并同时担任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院长及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总监。汪雅量教授学术论著甚富,研究主要关注教育行政与领导,以及学校领导力的学习与发展。汪教授出任多份教育领导国资际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亦于国际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发表、编著超过300份学术论文及著作,现为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主编。


图文来源:教管系微信公众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