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何振声博士:创建型教师何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改进

时间:2024-11-16浏览:10设置

活动回顾|何振声博士:创建型教师何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改进


1112日,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系“促进学校可持续改进的创建型教师”讲座于文科大楼1214室举办。本次讲座特邀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副主任何振声博士作为主讲嘉宾。何振声博士分享了自己关注并着手开展的创建型教师研究历程,阐述了如何量化并将教师创建行为融入从课堂教师到组织领导层的实践中,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改进,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同行的两位香港校长也结合自身丰富的办学经验,分享了所思所感。分享结束后,在座师生与何振声老师就讲座主题展开热烈探讨。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刘胜男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何振声老师结合教育领域不断变化的背景,提出研究创建型教师主题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办学理念,缺少足够吸引力的学校可能因为学生流失而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因此,校长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特色对学校进行定位,建立起学校的办学优势。何振声老师认为,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多种措施中,重视教学创新、鼓励教师的创建行为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有力地推动学校改革,提升办学质量。


何振声老师指出学生可能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不仅要关注教学创新,还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创建行为。拥有创建行为的教师会积极主动地寻找教育创新机会,精准地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发展。他们更愿意挖掘新的资源,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接着,何振声老师介绍了创建型领导、创建型教师的定义。创建行为强调主动寻找创新的想法、模式,并在组织中促进创新行为。创建型领导能够借助已有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抓住创新机遇,将创新的思想和模式带入并推广至全校。创建型教师通过开发创新的方法、实践和解决方案,在塑造教育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此后,何老师结合自身的研究,介绍了创建型领导的特征、教师创新创建行为的产生机制,以及学校推动创建行为的实现过程。在领导特征方面,他强调学校领导利用学校的工作流程来推广愿景;寻找创新的可能,并在学校中推广;通过社交获取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以推动创新;主动学习并分享创建想法;积极推动以获得实质汇报;勇于承担风险。在教师创新创建行为的产生方面,研究发现校长领导力需要通过唤起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而促进教师的创新和创建行为。学校推动教师创建行为的实现过程则涉及到领导与教师在文化、结构和关系方面的支持。




何振声老师分享结束后,两位曾经参与何老师项目研究的校长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张校长表示自己作为校长,也常常思考理论如何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何老师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谈到教师创新时,张校长强调应该给予更多尝试和失败的机会,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新想法。





在交流互动环节,我系刘竑波老师,刘胜男老师和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对于教师创新的感想,带来观察教师创新的新视角。



在热烈的讨论后,刘胜男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刘胜男老师认为何老师将教师创建行为进行概念化实现量化分析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何老师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促进更多人认识、接受和倡导教师的创建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创建精神。本次讲座在师生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撰稿:陈丽华

审核:刘胜男、董辉



返回原图
/